产品搜索
产品搜索
新闻资讯
媒体专区
汇得学院
投资者关系
党建活动
业务领域
社会责任

杏彩体育官网app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返回列表

2024-09-08 06:48:06    来源:杏彩体育平台登录 作者:杏彩官网注册地址

  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规划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

  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规划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和六安市的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国土面积75730平方公里,总人口3094万人,分别约占全省的54%和45%。

  为科学引导国内外产业有序转移,促进示范区产业优化升级,指导各地大规模、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皖发〔2010〕3号)要求,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重大事项展望到2020年。

  经济总量规模较大。示范区经济总量在全省占主体地位。2011年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大关,达10348.5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70%。工业化率达到50.1%,首次突破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占全省65.4%,工业集中度达到71.2%,整体上已迈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示范区是安徽产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较为完备的配套体系。2011年示范区三次产业的比值为8.9:58.8:32.3,工业化进程呈现加速推进之势,服务业产值和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冶金、化工、家用电器等一批产业基地和集聚区。

  承载平台功能完善。示范区的综合交通运输、能源保障、防洪保安、信息化等基础设施体系基本成型。2011年底皖江示范区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园区95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1家。示范区集中了全省70%以上的科教资源,人力资源丰富,可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环境资源禀赋优越。示范区矿产、土地、水、劳动力资源丰富,长江岸线条件优越,具有环境资源承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积聚等独特优势,适宜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全区可利用土地资源总量为103.08万公顷,年均水资源总量400亿立方米,人均可利用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具有大规模、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市场空间潜力巨大。示范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全国尤其是中部地区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覆盖7省1市,总人口近5亿人,占全国的37.5%,不仅可以成为终端消费品生产基地,也可以拓展沿海发达地区扩大内需的消费空间。

  承接转移势头良好。随着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业转移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总量不断扩大、平台逐渐完善,大批企业和项目加速落户示范区,产业转移的集聚效应不断凸显。2011年示范区引进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2974个,实际到位资金2871.4亿元,分别占全省的65.8%、68.7%。

  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面临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政策支持的叠加效应持续增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处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将坚持扩大内需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经济布局由沿海向内陆延伸,我省得到的政策支持将更加有力。同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等重大战略平台的同步协调推进,将会形成政策叠加运用、能量聚合推动的良性局面,示范区迎来了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二是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快。由于受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明显加大、周边国家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转型更加急迫,产业结构升级压力日益加大,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与此同时,产业转移已从单纯的生产加工环节向产业链合作、贸易合作、知识产权合作转化,产业高端化、组织化、集群化转移趋势愈加明显,这些都为示范区积极参与国内产业分工、融入国际产业体系提供了机遇。三是皖江示范区后发比较优势加速释放。作为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皖江示范区在区位、交通、资源、产业、市场、科教等方面后发比较优势突出,已经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的优选区域。目前,皖江示范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后发比较优势进一步增强,已进入厚积薄发、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大规模、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时机成熟。

  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挑战。一是同时面临赶超发展与转型升级的问题。一方面,示范区必须实施赶超战略,加快发展,扩张总量,尽快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另一方面,要坚持承接转移与转型升级并重,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转变相对粗放的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二是产业转移的区域性竞争日趋激烈。沪苏浙、珠三角等地内部产业转移工作力度加大,广大中西部地区也加快了产业承接的步伐,各省区竞相制定出台承接产业转移的鼓励政策,比环境、争项目、抢客商,导致我省在劳动力、土地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逐步削弱,我省在承接产业转移竞争中面临着较强的挑战。三是产业错位发展和配套服务有待加强。当前,示范区产业特色不够突出,产业发展同质化的局面未根本转变,未形成错位承接的格局。同时,由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未能形成完备齐全的产业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转移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示范区的综合吸引力。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水平承接、高强度投入、高效率服务、高效益产出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的有机融合,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动要素资源合理流动,优化产业布局,实行错位发展,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全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构筑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将示范区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为安徽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坚持高端承接。依托皖江示范区国家战略平台,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产业转移与技术进步相结合,重点承接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带动能力强的高端产业。

  坚持创新承接。利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叠加平台,加快技术创新要素集聚,促进产业承接和自主创新相融合。将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打造成为以承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坚持联动承接。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联动实施长三角规划与皖江示范区规划,强力推进苏滁现代产业园、铜陵产业园、郎溪无锡工业园等合作共建园区建设。

  坚持绿色承接。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严禁落后产能转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促进示范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到2015年,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万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形成汽车和机械设备、家用电器、材料和新材料、轻工纺织、高新技术、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为主导的若干个产业集群;形成若干个5000亿元级以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主导产业,争取一两个产业达到万亿元级;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影响力和占有率的安徽品牌。

  说明:数据依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皖发〔2010〕3号)主要目标任务进行确定。

  充分利用示范区技术、人才和产业优势,把握国家政策机遇,把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面提升产业承接和发展水平、推进自主创新与承接产业转移有机融合的重要突破口,积极引入和培育领军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重点加快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公共安全等产业。

  1.发展目标。到2015年,力争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突破8000亿元。建成一批国内领先、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形成上中下游密切衔接、服务配套完善、具有核心知识产权支撑的新兴产业体系,在“千百十工程”中起到引领作用。

  2.发展重点。电子信息产业着力发展新型平板显示、集成电路、软件和物联网器件等核心基础产业,重点发展数字音视频、汽车电子等产业。着力提高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和等离子显示器件的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带动全省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产业全面升级;鼓励引进芯片制造企业,优先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LED等高端功能电子元件;积极呼应汽车、高端机床设备等产品开发及石化、冶金等重大项目建设的需求,加速开发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智能语音等软件产品,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结构向自主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转变。

  节能环保产业依托重点节能工程和示范项目,发展余热综合利用设备和系统的开发、制造和应用,以及生活垃圾、污泥等固体废弃物无害焚烧系统及设备,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高耗材装备轻量化制造等;优先发展节能家电、节能建筑材料、绿色照明产品,推广分布式能源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建设,支持发展节能电机;促进再制造、废弃物资源化、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打造公益性节能服务平台。

  新材料产业加强终端产品开发,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硅基材料、电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产业发展急需、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前沿领域。铁基新材料重点开发以稀土合金为代表的新型钢铁材料,合金耐磨球、金属复合板、双相不锈钢、核电用特种不锈钢等产品;铜基新材料重点发展超细粉体以及电子导电浆料,单晶铜材料及制品,以及集成电路封装材料、硬质合金材料、钨钼深加工产品、高纯金属、高精度金属箔、金属功能材料等产品;硅基新材料重点发展光伏玻璃、导电膜玻璃、新型显示材料、复合材料及特种材料等精深加工产品;高分子新材料优先发展新型工程塑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碳纤维材料等产品。积极参与国内外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提升示范区材料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生物制造和生物育种,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生物制药优先发展各类新药、品牌仿制药、特色原料药、重大传染病疫苗和诊断试剂、再生医学、高端医疗器械等;现代中药优先发展中药新品种、动植物提取物、中药保健品等;生物制造优先发展生物基绿色化学品、新型酶制剂、生物可降解材料、以氨基酸系列产品为重点的生物基单体原料等;生物育种选育优质、高产、高效、抗逆的生物新品种,建立品种培育的技术体系、试验基地和示范推广基地;发展绿色农用生物农药、肥料、添加剂等制品。

  新能源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技术开发,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重点发展光伏、生物质能源、洁净煤。重点突破环保型高纯硅材料,低消耗大面积单晶硅棒的制备技术,加快太阳能电池生产和测试设备的产业化,积极发展以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和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为目标的完整光伏产业链条;利用各类农作物秸秆,大力发展非粮生物乙醇、生物汽油、生物柴油,秸秆成型燃料、气体燃料等;重点促进洁净煤生产、洁净加工、高效洁净转化、高效洁净燃烧发电和燃煤污染排放治理等技术产业化。

  高端装备制造依托信息化和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发展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的重大基础装备,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装备,能源、交通、采选、冶金、化工等领域的重大成套技术装。


杏彩体育官网app